一、基本信息
专业 |
085601 |
专业名称 |
材料工程 |
学制 |
3年 |
学位类型 |
专业学位 |
学院名称 |
126 应用技术学院 |
招生人数 |
50 |
联系人 |
连老师 |
联系电话 |
0755-23256355 |
电子信箱 |
lianchuangsheng@sztu.edu.cn |
初试科目 |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09]材料科学基础或高分子化学; |
复试科目 |
[F126]专业综合知识考核(应用技术学院); |
注:具体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信息详见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z.szu.edu.cn/info/1006/13396.htm
二、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
专业方向 |
指导教师 |
01 |
光电材料与器件 |
吴丹,项炳锡,朱海鸥,张旺,谢谌,李波波,刘文博,陈加骐,柏青,仇明侠,谭丽,安红雨,刘俊敏,陈丽琼,李顺朴 |
02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张瑜,杨帆,符冬菊,赵健伟,侯少宇,唐俊,苏耀荣,曾绍忠,KHAN DANISH,王宁,唐泽国,张光烨,于肖,王吕阳,刘晶,牛树章,胡芸菲,马雷,孟爱云,尤朋,王宇飞,钟威 |
03 |
功能晶体与半导体材料 |
王倩文,黄江涛,刘晓蕊,翟剑庞,林立宇,韩雨来,林涛,何斌,韩培刚 |
三、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向:
1)光电材料与器件:
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器件,包含复合钙钛矿光电材料及器件;碳化硅、金刚石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机光电材料;柔性显示技术等。
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型电池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与性能研究;包括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智能新能源系统。
3)功能晶体与半导体材料:
光学及半导体晶体,功能陶瓷,金刚石薄膜等材料的生长机理与材料物性研究;利用TEM, STM,低温及超快光谱技术来研究材料微观结构, 电子组态,及物理化学性能的关系。
师资队伍:
本学科拥有广东省高校晶体生长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超金刚石与功能晶体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能源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与应用工程中心和准分子激光及功能器件研究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0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0人,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合理。
韩培刚,深圳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2015年中国侨界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韩培刚教授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拥有近三十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研发经历,200多家企业技术服务和工程建造经验,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工程师和香港城市大学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起任内蒙古圣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韩培刚教授现任广东省高校晶体生长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和深圳市超金刚石与功能晶体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亦兼任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客座教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拥有中国专利技术15项。承担主持过的科技项目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市科技项目,深港“创新圈”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承担各类纵向、横向项目3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
方晓东,深圳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光源与照明系主任,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先后应聘任职日本日立公司半导体工艺器件开发主任工程师、日本大阪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技术和材料物理。主要特长是准分子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等科研项目。国产光刻机光源ArF准分子激光器、显示制造装备的大功率XeCl准分子激光器等研发取得多项成果,获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激光技术和微纳材料器件领域发表SCI学术论文两百多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6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现任中国感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影像信息材料与技术专委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常委、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专委、《量子电子学报》编委等职。
李顺朴,深圳技术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分别在1987年和1990年于兰州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至2002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纳米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于2003年开始从事工业研究,先后在EPSON(爱普生)剑桥实验室,剑桥显示技术公司,丁达尔国家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于2013获欧共体科研基金资助在剑桥大学工程系任玛丽亚-居里高级研究员。研究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纳米材料加工, 自旋电子材料等。 获发明专利28项,参与了四部专著的撰写,在各种权威刊物上(Nature,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etc.)发表论文70多篇。目前在研的主要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等。
课程设置:
主修课程包括晶体学、材料与化工现代研究方法、半导体物理与性能、光电子技术原理、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薄膜物理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微纳加工与有机半导体器件、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工艺模拟、光谱学等。
教学资源:
本专业依托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和实验工作,所有教学和实验条件均对培养研究生开放。目前,已拥有
1)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以及光电创新实验室、光电工程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材料测试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
2)总价值达1亿元、齐全而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其中包括先进的原子层沉积(ALD)等薄膜制备、器件工艺设备,完善的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表征设备仪器;
3)与深圳地区的聚飞光电、中芯国际、周大福珠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400家校企合作单位,形成我们独特的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新体系。
奖励体系:
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按照深圳大学以及深圳技术大学的奖学金政策执行。
培养特色:
1)利用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老师所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研究,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
2)以学科前沿技术,尤其是产业所需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以实验和方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能力;
3)结合本专业老师的项目研究团队,形成团队式的培养方法,使学生掌握团队协作能力,并在研究团队中共同成长。
就业情况:
所培养学生主要面向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新材料与新能源相关企业,从事于技术、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咨询方式:
连老师,电话:0755-23256355 ,邮箱:lianchuangsheng@sztu.edu.cn
四、报考要求
报考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有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所报考专业 8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报考前须经报考院系审核通过,除复试外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等科目。